陶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。闽北是朱子之乡、理学名邦,同样富含多彩丰厚的陶瓷文化。古窑烟火曾遍布闽北各地,白、黑、青瓷各色争辉、体系完备,尤以建窑建盏的黑釉瓷名扬天下,成为御贡珍品,却又在岁月流转里渐渐掩埋在溪谷沟壑中,成为鲜为人知的传说。

盛世富华彩,古窑咏新韵。改革开放以来,尤其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”重要指示的引领下,古窑焕发新彩,技艺重获新生。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新品,师古不泥古,返本而开新,上演着传统精神和时代华彩的碰撞与激荡。
古韵今风
匠心独运传茶洋千古
为让广大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闽北陶瓷文化,我院特推出“非遗文化进校园——茶洋窑”活动,与同学们一起畅游闽北陶瓷的前世今生。
走进茶洋窑体验区,“匠心筑梦,茶洋窑韵,传承千年‘非遗’文脉”的横幅映入眼帘,仿佛是时光的邀约。同学们围坐在陶轮旁,目光里既有好奇,也有对未知创作的期待。面前的陶土,是茶洋窑千年传承的起点,粗糙却充满生命力,如同茶洋窑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质感—— 它曾是宋元时期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参与者,如今,以这样亲近的方式,等待年轻人赋予新的故事。


古窑
在南平市延平茶洋窑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应德仁老师的指导下,学生们亲手体验了茶洋窑建盏的制作过程。




从揉泥到拉坯,手中的陶土几经变换,最终诞生一件件充满创意的陶艺作品,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。




学生们纷纷表示,通过亲身体验,他们对茶洋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更加珍惜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。
非遗续章
窑火鼎盛注青春力量
茶洋窑的传承,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刻。这些年轻的创作者,用创意为其注入新血—— 未烧制的泥坯里,有模仿古瓷的质朴,也有年轻人脑洞大开的 “奇思妙想”,或许是把流行元素化作陶艺装饰,或许是让传统器型承载新的功能。



而这,正是传承的意义:让千年窑火,在新时代找到燃烧的方式。当同学们捧着自己的作品,期待窑变的惊喜时,茶洋窑的故事,也在以 “体验 + 创作” 的形式,在年轻一辈心里扎根。


走出体验区,那块刻着 “茶洋窑” 的石头静静伫立,却不再只是历史的符号。它见证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—— 古老非遗与青春创意的相遇,泥土与双手的协作,传统与现代的交融。

茶洋窑的传承,不需要宏大的誓言,只需要一次次这样的体验:让年轻人愿意靠近,愿意触摸,愿意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。当窑火再次点燃,烧出的不仅是一件件陶艺作品,更是非遗传承的新可能—— 古老文脉,正以青春的姿态,继续流淌、生长,在时代里绽放新的窑韵。